中国金融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内资讯社会财经科技教育时尚娱乐房产家居汽车母婴健康商业区块链生活企业传媒区域经济旅游体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小产业连接大民生市场要吃一碗清汤香肉细面的兰州拉面
2021-08-19 03:15      来源:中新网      编辑:安靖      阅读量:11109   

零食:小产业连接大民生市场

早上眨眼的时候,要吃一碗清汤香肉细面的兰州拉面汤爽口,腊面浓,中午饿了,踏进街上的沙县小吃店,扁肉,蒸饺,肉夹馍,凉粉等招牌菜都能看到人口流动,半夜饿了想多吃点,可以在家做一碗螺蛳粉,吃了粉喝汤,唇齿留香

很多零食,零食都不小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各种小吃,不仅承载着当地水土的独特味道,也成为改善民生的好帮手广西柳州螺蛳粉吸引原料厂落户农村提供就业岗位,福建沙县小吃产业化拓宽村民致富途径,甘肃兰州腊面培养技术人才以手艺发展业务.各种小吃百花齐放,为振兴乡村而努力

人们以食物为重如今,城市化和乡村振兴需要小吃产业,这被称为产生和走向相反的方向零食行业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继续领跑最近几天,笔者采访了几位小吃行业的从业者,听听他们讲述小吃如何给村民带来好日子的故事

在家找份好工作。

广西有句话说得好:看戏听口音,吃粉喝汤这个粉是指广西特色小吃——螺蛳粉除了酸甜的味道,一小碗面粉给当地人带来了美好的生活

正宗的螺蛳粉讲究辣,凉,鲜,酸它不仅要有软而韧的米粉和油炸花生,还要有一把从大不锈钢盆里抓来的酸笋和酸豆这一碗全是螺蛳粉,有汤,可谓吃粉喝汤,唇齿留香

不是只有广西人被螺蛳粉吸引最近几年来,螺蛳粉越来越出名,逐渐成为线上名人美食根据柳州市发布的官方信息,2020年柳州市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10亿元,同比增长75.74%,其中,出口总值达3038万元,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碗美味的螺蛳粉离不开优质的原料伴随着成千上万碗螺蛳粉端上人们的餐桌,数百份工作落在人们的头上

从签约到现在,这种心里的喜悦一直没有过去41岁的魏留朴是柳州市柳州区白鹏镇窑址村的村民她从未想过她能在家里找到一份好工作

窑址村曾经是一个贫困村,村民并不富裕,家家户户的劳动者都去外地谋生可是,今天在窑址村门口,新建了一座——共和百里米粉厂的大型厂房

这里的莲藕很有名,做米粉再合适不过了!米粉厂新任命的会计魏留朴非常惊讶,素有双季莲藕之乡之称的白鹏镇窑址村,竟然能搭上螺蛳粉原料制造业的快车,吸引厂家入驻。

共和百里米粉厂以特种莲藕米粉,葛根米粉的加工为主要加工方向,打造更顺滑,更有韧性的米粉新品牌,成为广西螺蛳粉配套产业第一批入村设厂的企业。

现在每天上班都很方便我骑电瓶车5分钟就到了工厂在找到新工作之前,魏留朴跟着大家去了邻县工作工作少了才能回家聚少离多,8岁的儿子看到她就躲在老人身后看着孩子们躲着妈妈,刘威心里难受极了

房子前面的工厂解决了她的苦恼工厂在村里,孩子就在工厂对面上学,路上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苦日子终于结束了

的确,大多数企业都想挤进工业园区,但在村里建工厂也有工业园区没有的优势一方面原料供应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我们当地人做实事,做有意义的事情共和百里米粉厂负责人胡大白对此也印象深刻这家米线厂是柳州市首批村村工厂,也是企业反哺乡镇的典型看着村民离家打工真不是个滋味如果家里一个月能有四五千块钱,谁还跑那么远去上班

胡大白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20年10月底,他租下了村里的土地11月初,区委书记找到他,表明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诚意,提出村里以场地基金的形式入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起初,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立即明白了在村子里建工厂的目的胡大白解释说:一开始,村民们对建厂很反感他们认为工厂是老板,土地在村里,老板的工厂占用村里的土地,自己的利益就会受损

一开始,村里的气氛明显紧张每次参观选址和进度,总能看到村民三三两两在一起窃窃私语,上前打招呼,态度很冷淡看到村民们不满意,胡大白不禁感到不安,但他找不到解释的机会因为在村民眼里,他是外来的大老板,与村里不团结

就在胡大白为办厂发愁受挫的时候,村里那些为大事发愁的村干部中枪了他们找了几个意见很大的村民,一个个走到门口谈心从为什么要在村里设厂说起,他们说厂外的孩子可以回来一起在村里享受快乐就这样,村民的态度逐渐转变,最后他们甚至主动打听米线厂的建设进度

看到这种情况,胡大白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是我建厂最顺利的时候下次我会在村里建一个工厂

米线厂建设顺利,村里的人也变得更舒心了——米线厂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为腰枝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个,帮助当地村民每年增收540多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共和百里米粉厂找到了一条在村里建厂的新路。小米粉带动了全村致富,取得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沙县小吃店主彭茂清:

扛过了做小吃的苦,就尝到了做小吃的甜

老板,来一份饺子!江苏苏州的城北西路上,一家沙县小吃店座无虚席。

此时老板正在厨房忙活着他娴熟地将调好的肉陷包进饺子皮里,手指轻松一捏,像变戏法似的,这面团就有了漂亮的18道褶子胖乎乎的蒸饺皮薄馅多,扑鼻的香味伴着热腾腾的蒸气,在十多平方米的店铺里蔓延开来

一天光饺子皮就要包几十斤,每天营业额能稳定在4000元以上!被喊做老板的男子叫彭茂清,来自沙县小吃发源地福建省沙县夏茂镇彭邦村,41岁的他从初中时起就常常在父亲的小吃店里帮忙,2016年成为苏州地区第一批加入沙县小吃集团分公司的店主。

作为第一批将沙县小吃开到其他省市的领头羊店主,彭茂清一家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早早便在沙县县城住上了三层高的楼房。

小吃是小产业,里面却有大民生。

20年前,沙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804元,10层以上的高楼只有3栋而到了2020年,沙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22185元,高楼林立之余,沙县还成为了福建省三个交通枢纽之一

彭茂清的父辈,就是沙县小吃产业第一批受益者。

找个煤桶,支起煤炉,就开始做生意了煤炉呛人的气味我到今天都还记得呢1991年,彭茂清的父亲和大伯在省城福州开起了小吃店,当时还在念初中的彭茂清每到假期就会赶到店里帮忙煤炉升起的热气充盈了整个逼仄的厨房,炎热的夜里只能在狭小的阁楼里铺着凉席入睡

条件特别艰苦,但比起在老家的生活,我们挣得多多了,一天能挣个三四百块钱截至1996年底,仅仅在夏茂镇,就有1300人走出山村,进城做小吃哪个村子出了万元户,哪家又建起了新楼房成为当时的村民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沙县将小吃店看作撬动民生发展的大事件。

从2001年到2005年期间,我们经常走访各个乡镇,把小吃技术送上门回忆起给村民们做思想工作的那段时间,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不由地笑了

村民们不会做小吃,我们就邀请老手艺人现场教学,他们担心亏本,不敢往外发展,我们就邀请早前‘富起来’的小吃店主,跟大伙儿分享创业故事那会儿为了鼓励村民们外出发展沙县小吃,张鑫常常会在乡镇学校的食堂里架起一个大铁锅,举着大喇叭召集村民们,向他们展示沙县小吃的招牌美食——扁肉,拌面的制作过程

这一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带着独特的沙县手艺,外出闯荡了。

2003年,干部带头,政策扶持,彭茂清成为外出开拓沙县小吃产业大军中的一员年轻敢闯的他和大姐一起南下深圳,开了第一家属于自己的沙县小吃店

毕业之后我也干过很多行当,但没有一样是能稳定养活自己的这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己还有做小吃这门手艺在深圳,年轻的彭茂清第一次见识到大都市的繁华

深圳人有吃宵夜的习惯,一到晚上就有特别多人来吃小吃,整个店里挤满了人!彭茂清完全没料到生意能这么好,通宵开店是常有的事情,甚至雇了好几个人一块儿包饺子,也跟不上客人点餐的速度。

一天包五十斤饺子皮,卖两百个炖罐,一个月挣好几万块钱,一点都不夸张!彭茂清完全没有想到,作为小吃二代的自己,竟然能够凭借这一门手艺,在深圳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吃店里,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收获开门红的彭茂清又继续北上,前往杭州,绍兴,苏州等地继续开拓市场

和彭茂清一样外出闯荡的小吃店主们越来越多,沙县小吃店也开遍了全国各地实现规模化发展之后,沙县小吃开始向产业化迈进

2016年,沙县小吃开启了中央厨房模式沙县小吃产业园生产车间里的生产线上,一批批柳叶蒸饺被打包好,运送到各大城市的仓储点里

张鑫熟练地算了一笔账:一条生产链工作一天的产量,能抵得上200位熟练工忙活一整天的成品,采用‘中央厨房’配送模式能大大降低店主们的生产成本,也解放了从早到晚都在厨房里忙活的店主们从夫妻店到大厂房,沙县小吃产业迈上了崭新的台阶

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从卖体力到技术活,如今的沙县小吃立足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店铺越开越多,食品质量越来越高,店主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沙县小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强县金钥匙。

扛过了做小吃的苦,就尝到了做小吃的甜今年41岁的彭茂清依旧干劲十足,撸起袖子准备扩大店面,在苏州再经营一家新的沙县小吃店

兰州牛肉拉面师傅郭金平:

学门手艺比啥都有用

小吃要有大市场,更要有好人才。

兰州牛肉拉面以一碗面的手艺创新手艺兴业,一碗面涵养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

顺滑劲道的面条,青绿鲜嫩的香葱蒜苗,浓香醇厚的牛肉汤,还有鲜红馥郁的辣椒油这就是兰州人的标准早餐——兰州牛肉拉面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拉面,不仅让当地人食指大动,更吸引了四方食客据兰州市商务局统计,全国各地兰州牛肉面馆共有5万多家

面馆儿多了,去哪找那么多拉面师傅呢。

在拉面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三十五年的梁顺俭,可谓是拉面人才培养的领路人在拉面界,我出了第一本书,创办了第一个职业培训学校,开办了第一个新三板签约公司梁顺俭自豪地说

我从16岁开始学习做牛肉面,那时候这一行是学徒制,进去先打杂梁顺俭回忆道,在他初入行的几年,兰州牛肉面教学还遵循最传统的一带一或一带二的师徒制,没有教材,没有学校人才培养不出来,白白浪费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梁顺俭只有迎难而上每次到了调汤料的时候,他仔细看称料,牢牢记住是什么,量是多少,放的顺序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己的韧劲儿和机敏熬出头后,梁顺俭却不像其他一些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师傅一样延续不教徒弟的规矩,反而立志为牛肉拉面教育行业做出点新改变。

2006年,梁顺俭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兰州牛肉拉面专业技术培训班说是开了先河也不过分,因为当时这个行业里真的什么都没有回想起曾经的艰苦岁月,梁顺俭忍不住调侃道招生广告打出去,比预想中的还受欢迎学生来了,却没有教材,上课只有师生大眼瞪小眼,怎么办

学牛肉拉面时的韧劲和聪明在此时又发挥了作用,没有教材是个挑战,但是我还可以自己做 每次备课时,梁顺俭都会用A4纸写下这堂课准备讲授的知识点,在课上把复印件发给学生这一张张复印件越攒越多,累积成了第一本兰州拉面技术书籍《兰州牛肉拉面宝典》

在梁顺俭和其他师生们的努力下,牛肉拉面专业技术培训班越做越大如今,梁顺俭抱着振兴陇原,打造一带一路兰州拉面经济带的愿望注册了兴陇教育品牌,成立了兰州牛肉拉面创业孵化园,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人才输送机制,为海内外输送着兰州牛肉拉面技术,管理人才

在国外卖牛肉拉面的人里,六成都和我们的培训有关系谈及自己这些年的教育事业,梁顺俭有种抑制不住的自豪

来自甘肃临潭县冶力关镇的郭金平,就是兴陇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的直接受益者。

郭金平一家以前是村子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养家糊口,不懂专业技术的他只能跟着建筑队干体力活儿,最惨的还是没活儿的时候,干着急:我都不敢出门了,出了门就少不得要花钱。

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为进一步帮助解决甘肃省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问题,甘肃省商务厅联合甘肃兴陇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开办了免费的兰州拉面技能培训课程,省内各地欲学一技之长的学生踊跃报名,安置就业,扶持创业,包括甘南,临夏,庆城,武山,定西,平凉等地的15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培训。

郭金平抓住机会,报名参加了此次培训课程,刻苦的他经过了半个月紧锣密鼓的学习,就掌握了牛肉面和面,拉面,煮面,配料等技巧现在已经是兴陇国际商学院拉面实训店里的掌勺师傅,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资

只见这个刚过30岁的汉子穿着件白围裙,身上还沾着些面粉,忙而不乱,高兴地对笔者感叹道:俗话说得好,学门手艺比啥都有用!

拉面经济,正在为乡亲们的好日子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配备超低功耗OpenCPU解决方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栏目排行
  1. 配备超低功耗OpenCPU解决方案
  2. 伴随着模拟器DuckStation的新移
  3. 得益于汽车市场的复苏其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4. 迅速掀起新一轮创文工作热潮是全市人民美好
  5. 腾讯ROG游戏手机5s双大石墨烯
  6. 多地跟进免税消费加速扩围同比增长超2.5
  7. 斯嘉丽和科林于2017年开始交往2020
  8. 梳理眼科市场各细分赛道重点上市公司(中金
  9. 江西省为中小银行发行的专项债会有一部分资
  10. 水滴继续保持上涨在新闻稿发布前涨幅接近4
     栏目推荐
二手房“带押过户”启动满月 成功尝鲜者寥寥无几二手房“带押过户”启动满月 成功尝鲜者寥寥无几
2022年营收78.61亿,汤臣倍健迎来VDS行业新2022年营收78.61亿,汤臣倍健迎来VDS行业新周期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兼顾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打造员工理想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兼顾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打造员工理想生活蓝本
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迪丽热巴穿军绿色也好美!和吴磊同框丝毫没有年龄
绿色塞罕坝 不朽的奇迹绿色塞罕坝 不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