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首发】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协同育人 助推行业发展|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践和思考 荆风楚韵,灵秀湖北,在这片充满活力的荆楚大地上,1+X证书制度试点如火如荼,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2020年,金职伟业联合高等院校、行业专家等开发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入围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制度试点。 迎着国家政策的东风,荆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先后申报了40余个1+X证书。今年5月,学校护理学院依托4000余名助产、护理专业学生需求,成功申报“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顺利成为证书考核站点,为此护理学院特制定《1+X产后恢复制度试点建设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1+X产后恢复培训工作方案》,全力推动产后恢复证书试点落地。 学校持续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曾安排多名教师参加产后恢复证书师资与考评员、督导员、考务技术员培训,通过交流分享、跨专业学习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护理学院教师团队还积极参与到了产后恢复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中。 徐蓉、罗元元,一边是护理学院的专业教师,负责推进学院产后恢复证书培训考评工作,一边也是产后恢复教材的编写组成员,与团队伙伴一同参与了《产后恢复职业技能教材》(初级、中级)、《产后恢复实训指导》等书籍的编写,及考核标准、备物指南等修订工作。理论结合实际,专业助推发展。产后恢复教材因为有了她们的助力,更加契合学生技能提升的需求。 通过学生自主报名、学院选拔的方式,从2020级护理、助产专业层层筛选60名学生参加考试。护理学院根据“1+X”培训教学、考核评价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持续完善实训室设施建设,多次召开教师研讨交流会、考核分析会,认真研读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考评标准和大纲,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融合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扎实推进学生培训工作,实现课证融通。通过为期3个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强度训练,学生们很好地掌握了产后恢复证书理论知识和实操要领。 2021年11月14日,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组织1+X产后恢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全国首次考试,60名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理论与实操考核。考试过程中,考生们操作熟练、作答认真,整个考场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最终考试合格率高达100%。此次组考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开展产后恢复证书考评工作提供了经验样板。 此次产后恢复证书考评中还有两名来自西藏的学生。次仁卓嘎,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汉语讲得不太流利,但在学习产后恢复专业知识及技能时,非常认真和刻苦。相信随着产后恢复证书的进一步落地,也能惠及西藏等更多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产后恢复行业发展培育专业人才。 岗位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学校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建立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组织学生走进产后恢复机构进行见习和实习,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使得学生专业水平更加契合市场需求。 除产后恢复证书外,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幼儿照护证书试点方面也卓有成效。2020年,学校已完成百余人的考评工作。下一批的证书考评工作也在加速推进中。 在后续工作中,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全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