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机构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公示了一批获得WELL HSR健康-安全评估认证的建筑名单,中国平安旗下杭州平安金融中心、上海平安大厦等10个项目赫然在列。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共有17个项目获得该认证,而在此前,大湾区地标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更是斩获LEED铂金级认证……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持续深耕绿色运营领域的中国平安正受到外界广泛关注。 “多个项目都能获得该认证,充分展现出企业在资管运营方面以人为本、注重客户健康安全体验的专业管理能力,尤其是在空气与水质管理、防控措施和人居体验等维度的出众表现。”业界如此认为。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作为《财富》世界500强第16位的企业——中国平安,是如何发起一场“双碳”实践的呢? 坚持以人为本 绿色健康运营频获知名认证 WELL健康建筑标准源于美国,考量建筑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含十大核心体系——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社区,全面改善人体11大生命系统。 “WELL HSR认证基于WELL建筑标准,是IWBI于特殊时期后推出的一套全新评价准则,在特殊时期之用以指导建筑及设施健康、安全地运营和管理。” 具体而言,WELL HSR认证评估范围涵盖空气和水质管理、卫生及清洁规章、应急准备计划、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沟通等六大维度。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空气与水质管理上颇具心思,一方面采用“MERV 8+MERV 13”多重过滤净化空气系统,加强对空气过滤装置和空气消毒装置的清洗维护,另一方面更是邀请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对室内空气的PM2.5、甲醛、CO、臭氧,以及水质的浊度、余氟、大肠杆菌等参数进行检测,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健康安全。 不仅如此,在防控常态化的当下,WELL HSR也重点关注物业在公共区域的清洁和消毒。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平安金融大厦、上海平安大厦等中国平安旗下上海项目,即使是在2022年上半年上海防控特殊时期,仍部署物管人员入驻在各项目,在楼宇内进行规律消杀清洁,维护通风和水质系统,保障建筑以安全健康的状态迎接复工。 此外,除了对大楼整体环境的优化,WELL HSR标准中亦提及对租户日常需求的关怀,而优质服务也是平安金融中心系列写字楼的优势。 “我们会定期举办丰富活动,在楼宇内营造家庭氛围,让入驻企业更有归属感,同时我们也联合街道相关部门,简化入驻企业的办证流程,为企业提供更细致、全流程的服务。”杭州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管理人员这样表示。 “此外,我们也在不断优化商办资产运营能力、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在制度中以‘以人为本’为第一要义,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工作,致力于向租户提供优质、及时、周到的服务,以及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上述工作人员说。 把握“双碳”机遇 将绿色运营融入资管全周期 进一步梳理可发现,17项目荣获WELL HSR健康-安全评估认证,仅是中国平安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一个缩影。 建筑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多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和“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下,中国平安坚持在绿色运营领域深耕,将“绿色”理念融入到旗下建筑全生命周期,在项目设计及建设期就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绿色创新。 相关信息显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借助了多项前沿科技和先进策略,实现了建筑全方位的绿色运营,包括“高空取风”、“冰蓄冷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 VAV空调系统”、“雨水回收及水循环系统”等8大绿色系统,其中,“高空取风”系统,通过利用每100米降温0.6°C,使600米的建筑高度从高空获取低温的干燥风成为可能,引入冷风作为降温来源,从而节约制冷能量消耗。 “8大系统不仅一年能节约能耗共约710万kW/h、节约用水近4.1万立方米,同时也为办公者们提供创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说。 作为行业绿色建筑典范,除了将绿色理念贯彻在建筑设计、施工等前期层面,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也注重后期绿色运营。查阅资料不难发现,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已连续四年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2021年更是作为“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中国区主会场,领衔国内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熄灯一小时,向公众传递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 “当前,我们的大资管层面正努力建立全业态、全周期、全链条的‘3全’资产管理体系,‘绿色运营’理念将持续融入到不动产各项目全生命周期。”平安金融中心系列项目管理方表示。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梳理发现,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中国平安积极响应,迅速制定并发布“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对集团及旗下各公司提出努力方向,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如期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 “有温度、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缔造有温度的绿色建筑。”中国平安方面表示,未来,在集团“绿色金融+”升级行动规划以及ESG理念的指导下,平安将继续发挥绿色运营的专业能力,积极探索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以打造更多绿色建筑标杆为己任,推动都市生态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城市环境品质与居民美好生活水平提升,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转自 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