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不代表营养均衡中国约有3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7月24日是国际自我保健日当日,国际自我保健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开展了主题为健康十年:我的健康我做主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得到了成员单位拜耳健康消费品的公益支持与会专家呼吁公众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帮助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稳步提高。
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公众更加注重健康,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正在被广泛接受从过去的被动治疗到现在的主动预防,我的健康,我做主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健康趋势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前会长白说:过去十年,中国非处方药物行业发生了非常迅速的变化除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品种的增加,药店和执业药师服务的提高,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等预防性非处方药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大众对自我保健的需求越来越大‘健康中国2030’纲要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希望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
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步提升趋势,从2012年的8.8%上升到2021年的25.4%,提前实现2022年健康中国达到22%的阶段性目标对此,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副所长顾教授认为,健康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需要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包括责任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参与,最终沉淀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构建起强大的信息资源网络,让这个健康的信息资源网络辐射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偏远和弱势群体,最终实现全民健康
出生缺陷的综合防治仍需重视。
女性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基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健康水平十年来,我国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妇幼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断增强2021年,中国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为全球妇幼健康十大高绩效国家之一
为进一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今年4月底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要完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研究员韩晖认为,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能力提升计划,是提升优生优育全程服务的关键环节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包括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要重视‘生命早期的1000天’,努力预防或减少出生缺陷
吃饱了也会导致营养不良。
如何在营养方面控制生命早期的1000天以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认为,叶酸缺乏可能会引起新生儿神经管缺陷等问题,从而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因此,准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复合补充微量营养素,应成为孕期整体营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要注意自身的营养健康外,健康人也要注意自身的营养平衡,因为吃了喝了并不代表自己每天对营养的需求就足够了于康教授进一步解释道,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约有3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即每5个人中就有1人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或失衡,而这种‘饥饿’无法清晰地表现在体征或症状中一旦‘隐性饥饿’长期存在,很容易造成健康结局的最终损害
今年4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正式发布,新版指南浓缩了多项均衡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于康教授对此总结得很高,一日三餐要保持食物的多样性和合理搭配,每天吃12种,每周吃25种保持均衡饮食,保持健康体重同时,减少盐,糖,油和酒精,多吃水果和蔬菜,奶制品,多喝水,学会烹饪和阅读标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