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妈妈们”教王星与小六辨认墙上的小动物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汪伟秋6月1日报道: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你会带着孩子去游乐园?去吃大餐?还是凑个小长假去近郊旅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对“儿童节”没有太多的概念,也许儿童节和平时一样只是呆在房间里看电视的普通一天,只是“妈妈”喂饭的普通一天,也许“妈妈”会给更多的糖果和礼物,但他们最需要的,或许就是尽快回到自己的家。 王星扎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穿着时尚的童装 王星(化名)快5岁了。她的妈妈只是捡了“王星”的身份证,冒充“王星”生下了她。她在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爱心病房里已经住了有些日子,妈妈却再未露面。王星扎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穿着时尚的童装,爱心病房的童海燕医生说,虽然王星被妈妈“忘”在了医院里,但她的身体早就恢复了健康,完全是个正常的孩子。 小六刚到病房时脾气暴躁,常常用头撞墙,但现在他已经变乖巧了很多 小六虽然刚到病房时脾气暴躁,常常用头撞墙、床角和任何他突然想撞的地方,但现在他已经变乖巧了很多,会说上海话,喜欢跟着“妈妈”们跑进跑出,看到“景妈”时,小六的心情就会变得特别好,张开双臂,向景妈讨抱抱。“景妈”是爱心病房的主任景虹,虽然很严肃但很讨孩子们喜欢,这里的孩子都亲切地管叫她“景妈”。 病房里还有一个“小可爱”疆疆,是来自新疆的宝宝,穿着王星小时候穿过的粉色连衣裙,他总是被人当成漂亮的女孩 病房里还有一个“小可爱”疆疆是来自新疆的宝宝,穿着王星小时候穿过的粉色连衣裙,他总是被人当成漂亮的女孩。爱心病房的护师桂绣清说,疆疆天生有“音乐细胞”,只要一听到音乐,走路尚且晃晃悠悠的他就会踩着节奏跳舞。疆疆在病房里总是很安静,有时会指着护士台上的糖果罐子说“切糖(上海话,吃糖)”。“不过可不敢给他多吃,不然他就不乖乖吃饭了。”桂绣青说。 爱心病房是孩子们临时的家,但病房终究是病房,常常需要收治福利院的孩子在此治疗。因为没有户口,这三个孩子至今没有接种过疫苗,医务人员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将他们的生活区和病区分割开来,保护他们的安全。 景虹说,三个孩子的小木床都是按照福利院小床的样子专门定制的,储物柜周围也都做了防撞处理。柜子里装满了各种玩具,这些都是爱心病房的医务人员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的。天气好的时候,医务人员会把他们带到附近的公园“遛弯”,晒太阳。不过,孩子们在病房呆得久了,有时候出门会感觉害怕。 王星告诉记者,公园里会有漂亮的姐姐,但自己更喜欢呆在房间里看动画片,还喜欢玩“妈妈”的手机。在病房里,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被孩子叫作“妈妈”。“我喜欢妈妈,每个都喜欢。”王星说。 医护人员“妈妈们”喂孩子们吃饭 爱心病房内粘贴着来过这里的孩子们的照片 “他们都是健康的孩子,生长发育和同龄孩子没有任何差异,但比起同龄人,他们的行为规范和启智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童医生说,孩子们虽然衣食无忧,但遗憾的是,医务人员始终无法替代家人特别是父母。“王星同龄的孩子可能已经会做简单的加减法,但是王星连1到10都数不来。护士们有时也会教孩子去数,但这样的学习没有针对性和持续性,今天你教明天我教,孩子也坚持不下来。” 事实上,记者采访发现,上海多家儿科专科医院都有被“粗心”父母“忘”在病房里的孩子,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因为无法找到任何有关其父母的信息,最终被作为弃儿被送往了福利院。但有些孩子因父母仍健在,无法被认定为“孤儿”,医院就没有权力将孩子送去福利院,或送给爱心人士领养,只能滞留在医院,有的一呆就是几年。 3位孩子就住在医院的爱心病房,而这里终究不是他们的家 王星这类孩子的存在,占用了医院原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对孩子本身而言,也常常耽误了就读幼儿园和求学的时间。对此,景虹呼吁各方能尽快想想办法把孩子送回家。“儿童节到了,总是会有很多爱心人士来给孩子们送礼物,但对这些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其实是回归到他们的原生家庭,”景虹说,“他们都是健康正常的孩子,非常乐观可爱,希望能帮助他们尽快回到爸爸妈妈的怀抱。”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