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梅寒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李晗 杨茜 实习记者 梅寒 刘艺萱)是否应当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是近几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陈海仪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她带来了关于构建全国青少年数据平台的建议。 “我们觉得仅仅因为某一个个案,或者某几个特殊的校园欺凌的恶性案件,就要修改刑法对犯罪年龄的界定,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客观的。”陈海仪指出,要想科学客观地做出政策调整和法律修订,离不开可靠的数据信息。“在广东地区的未成年人案件审理过程中,有75%以上的案件涉及到外来未成年人,而他们的流向、受教育水平、成长经历,都没有任何的数据来源。”陈海仪告诉记者。 陈海仪指出,目前全国没有青少年违法犯罪及校园事故的统一数据统计平台,数据收集途径的不同,导致各地各部门收集来的数据五花八门,数据无法衔接或数据重复计算,“甚至出现过听上去好像是同一项目的数据,但各家统计结果却不尽相同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这种状况下,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此,陈海仪建议应构建全国青少年数据的统一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建构全国青少年数据平台可以有效避免因统计口径不同,导致数据无法联动协调,起不到指导决策的作用。”陈海仪说。 陈敏仪表示,平台可以包括成年人违法犯罪年龄的分布数据、流浪儿童的全国动向分布数据、留守儿童的分布以及变化数据等不同数据。同时,她还强调,数据平台建设应合理确定不同地区的自选统计项目,“比如广东省是流动人口流入的大省,应增加一个流动儿童流入动向方面的数据项目,以全面把握政策调整、法规修订的方向。”同时,陈海仪认为,数据平台应该在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相关单位中予以共享,并指定共享的专门管理人,做到既保护涉及隐私数据的保密也能充分研判相关的数据。还应该设立设定相关的预警制度,一旦某个环节的数据发生异常就发出警报。 “对于青少年而言,无论是犯罪方面、就学工作方面还是父母流向方面,在这个数据平台上都可以统计成数据,这样,他们在就学、教育等权力方面就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化的支撑。”陈敏仪向记者介绍。 陈海仪表示,构建全国统一青少年数据平台也有利于中央全面掌握并研判青少年的法治素养情况,全面了解校园欺凌、低龄化违法犯罪、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状况尤其是色情网站等导致性侵高发的隐患、留守儿童及流浪儿童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及时排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情况,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对我国青少年发展、少年司法工作的理性看法,充分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少年司法原则,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法治保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