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芳是记者们都喜欢的那种类型。我们面前的这位复星医药总裁兼CEO,刚刚结束了一个电话会议,步履匆匆地走进来,额头上还在冒汗。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一直面带微笑,充满亲和力;语速平缓,思维敏捷,表达精准;说起公司业务来,如数家珍,一二三四五,条条给你罗列清楚。 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当然不能错过,你来我往间,不知不觉采访超时了。吴以芳在合影之后,匆匆赶往下一个会议室。这时,时间指针已经指向了中午12点。 吴以芳的忙,很大程度上缘于复星医药的“国际化”。这几年,复星医药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力推国际化战略。法国、以色列、非洲、印度、瑞典、美国……复星医药的合作项目和业务,快速走向全球。 每个公司都想给自己贴上国际化的标签,但是真是假,是实是虚,还得看业务落地情况,看日常运行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复星医药管理层的全球电话会议非常多。2017年,复星医药海外员工的人数已接近7000人。 采访中,记者就听到公司员工这样“诉苦”:“电话会议实在太多了,有时要照顾国外公司的时差,不管早晚,都保持在线状态,有很多工作不得不在电话会议间隙做。” “虽然累点,但也有额外收获,最起码英语水平大幅提高,哈哈。” 创新,则是复星医药更愿意谈起的一个话题。在复星医药的办公大楼里,“持续创新,乐享健康”的标语随处可见。在访谈过程中,吴以芳谈到创新,谈起研发投入,每每右手抬起,嘴角上扬,兴奋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5-2017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分别超过8亿、11亿、15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国内绝大多数同行公司。多年的研发投入已经逐渐进入了收获期,目前复星医药销售过亿元的单品有21个,其中有5个单品销售超过5亿元。近几年,还有重磅品种有望陆续上市。这是让同行十分羡慕的。 “下一个5年,创新药在复星医药的占比会更高。”吴以芳说。 医药行业是个大行业,也是个好生意,但需要经营者静下心来,浮躁不得。仿制药研发投入产出周期平均3到5年,创新药产出周期8到 10年。创新需要大量投入,且面临风险,考验经营者的定力和耐心,以及资金实力和合理安排的能力。任何投机的行为,在这个领域都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创新+坚持,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近10年,复星医药净利润实现了22%的年复合增长率。2017年,公司市值过千亿。 2018年,是复星医药A股上市20周年,我们临时抛了一个问题给吴以芳,“现在您有什么话想对股东说?” 对于这个“突然袭击”,吴永芳反应很快,面对镜头说:“真诚地向股东们表达感谢,……未来我们会更加努力,不断地通过创新、国际化、整合式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回报。” 复星医药的股东,满意这个回答吗?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