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6年生态修复214万平方米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陀山南麓,共建设两馆一村: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和延庆冬奥村,是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办了解到,延庆赛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场馆全部通过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同时实现了场馆建设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
站在位于小海陀山山顶放眼望去,雪飞燕的雪道犹如7条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山脚下的雪游龙则宛若一条巨龙静卧,等待着一飞冲天的时刻11条索道,缆车仿佛跃动的曲谱将高山滑雪每一个区域连接了起来而延庆冬奥村这座中式庭院掩映在山林之间,实现了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的和谐相融,运动员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副主任赵北亭介绍,延庆赛区是一个100%使用风电,太阳能电力的绿色清洁能源赛区,是一个水资源全部实现自我收集处理再利用的海绵型赛区同时,它还是一个生态赛区,赛区建筑施工表面的原生土全部收集,建设完工后全部原土覆盖,所有珍贵树木全部就地,迁地保护
赛区内的场馆全部通过了绿色建筑三星认证因此,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赛区’赵北亭介绍,为突出绿色办奥,把建设奥运场馆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努力让体育场馆和市政配套设施同小海陀山的自然景观和谐相融,是延庆赛区场馆建设工作的重要原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延庆赛区内最高海拔2198米,建设条件艰苦,生态修复工作的难度不亚于新建场馆工程全部建设工作历时6年,于今年6月完成,成为北京冬奥会建设周期最长的一项工程从建设伊始的生态调查到保护标准制定,从边建设边保护,再到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修复面积达214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赛区内原地保护树木共计313棵,迁地移植乔木24272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约91%,近地移植灌草11027株,目前这些植物都由专业园林单位精心养护
此外,为了让小海陀山的天际线风景依旧,延庆赛区建设了国内首条大坡度山岭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通讯设施等18路总长98公里的市政管线全部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输送,避免了按照传统方式沿山型铺设,把对小海陀山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的中国设计主持人,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经历了“双奥之城”奥运场馆北京的诞生和成长。从感受百年梦想和中国崛起的英雄主义和激动人心,到思考如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由“双奥”设计师李兴钢创作的“两奥”作品镌刻着不同的时代印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